佛學、修行冥想與結構主義

Sean Huang
5 min readAug 10, 2020

--

《流浪者之歌》非常詩意的描寫了一個修行過程:不斷在既有的框架裡探索邊界,而後借力著自我意志、智者言語或是內在昇華跨越了這些框架,繼續在更廣域的空間裡探尋邊界,然後突破。

在尊貴婆羅門的修行裡認知到從內在修行客觀知識與奉行節制慾望的侷限;轉入沙門修行,用外在的嚴苛環境來敲打形塑內心節制與外界條件考驗之下,仍是隨心自在的意志支配能力;與佛佗一談後進入世俗生活,用超脫的旁觀者心態浸潤體驗感官與世俗生活的多樣豐足;爾後在生死的臨界回歸本心,超脫了感官與群聚生活所帶來的喜樂憂愁,從旁觀到被包圍到超脫,又是一次蛻變;最後再經歷深刻在生物基因裡的親情羈伴:這段形象化的描寫磨難的過程,是漫無目的的跟著兒子在樹林、城市裡亂走,猜測也許是血緣臍帶與社會、情感關係交雜的紛雜與紊亂?最終望著河水,認知道到世界的轉瞬與恆常,再度超脫了親情的鈕帶,達到了修行最終的圓滿境界。

赫塞也提及過《流浪者之歌》受佛教與印度教、東方神秘主義的影響,所以在看完《流浪者之歌》與《荒野之狼》以後,找了一些佛學的材料,想了解一下是否可以提供理解《流浪者之歌》裡修行的過程、甚致是《荒野之狼》裡人與荒野之狼的二元性衝突的理論與邏輯體系。找的材料是熊逸的《佛學五十講》。把流浪者之歌的修行故事,放入佛學裡的﹂有」與﹂無」的對立,放棄﹂我執」而脫離六道輪迴轉世,進入涅盤的最終境界來看:佛學裡透過修行要破除的﹂有」與﹂我執」可以給《流浪者之歌》裡一層層的修行提供一個基礎的理解架構。若把﹂有」與﹂我執」理解為人用意識或生物本能為社會規則、生活環境、感官體驗所賦予的意義和建構的反應模式,那修行的過程就是循序漸進的放下與超越這些被賦予的意義與被建構的反應模式,回歸本質,也就是﹂無」以至於涅盤的境界。

佛教的修行模式之所以要遠離世俗,並非真的抗拒世俗的一切,而是透過外在物理上的遠離來幫助內在消解意義與反應模式的目標。沈浸在俗世裡被不同的意義捍格與反應衝突左右,等於時時刻刻在深鑿與複寫,是難以達到抺去﹂有」與消除﹂我執」的理想。而《流浪者之歌》建構了一個循序漸進生命歷程,從在世的修行開始,一階一階的把知識與戒律、外在環境的製造苦樂、感官與人際生活建構的俗世、到親情的羈伴從﹂有」修練到﹂無」,最後徹底放下﹂我執」而達到了涅盤。

但這衍生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把賦予的意義與行為反應模式抹除之後,剩下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佛學給出的答案是因果律、緣起性空。那要怎麼理解回歸本質後因果律下的世界?《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這本書講到李維史陀對佛教的理解與結構主義、結構語言學的時候提供的一個很具象的理解方式。結構語言學是把語意抽離,把語言拆分成最小的單位(音素),然後用音素之間所構成的關係來分析不同語言的結構。於是語言成了一群抽象符號的排列組合,用抽象符號的關係來傳達各種意義。如果用這樣抽象、結構化的視角來理解世界,簡化粗略的敘述就是萬物的互動就只是從巨觀到微觀的物理化學現象的排列組合與互動過程。一台車飛快的開過面前不過是牛頓運動定律的呈現,不會對應著懼怕、羨慕等先賦予基於某些前因後的意義以後,引發的感受與反應。

一切的意義賦予和反應模式最終都會造成莫如是一的混亂結構,就像把語意納入語言學的架構就很難建構一個優雅完整的結構一樣。但把語意拋去,把語言拆解成最小元素後用其元素的關係為基礎就可以建築出一個完整而普遍性的結構;而把賦予的意義消除之後,世界也可以變成一個完美被邏輯結構(因果律)描述的運轉程序。這是簡單理解佛教修行最終理想境界的一個角度。李維史陀帶出人類學研究的轉變某種角度上也是可以類比佛學﹂去意義」的過程:把視角從文化發展的優勝劣敗與生活細節、方式的研究,轉為分析潛藏在親屬關係、群居建築分配、圖騰樣式中可能源於人類潛意識的結構,來建構一個抽象而普遍性的理論基礎。

而因為架構的相似性,其實科學上面臨的大一統理論與人類自我意識的問題,在佛學也找的到類似棘手的難題,各種理論派別也都在找尋不同的路徑來放置﹂我」這個修行的本體在放下我執、從﹂有」到﹂無」的世界本質裡,到底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一個存在,要如何不和回歸本質後所有的因果和無法無相不產生邏輯衝突。

最近剛好也因為一個促銷而下載了一個冥想應用程式,想了想覺得佛學的理論架構應該也可以為冥想提供一種理解方式。冥想的過程我接觸到的是引導注意力集中於那些自發身體程序(像呼吸)或細微感官(像聽自然聲音或感受靜置時空氣流動的觸覺),然後試圖在這些過程中不要引發﹂思考」其他事情。一般理解是可以當作專注力和平心靜氣的訓練。而這其實也可以理解為把﹂自己」這個主體和意義、反應脫鉤的過程:當注意力集中在非意識控制、自發性的動作,或是感官的細微波動,而避免在這個當下引發﹂思考」之時,就是在最初階的訓練自己的意識去阻斷感官的接受/刺激與引發﹂思考」或﹂反應」而進行的意義賦予或機制建構,也訓練身體習慣/熟悉像呼吸這樣完全自發性,而不是藉由學習或訓練而產生的無意識/有意識反應。如果就這樣的架構來理解,專注力和平心靜氣也是慢慢從﹂有」到﹂無」的初步過程中的一些副產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