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流讀後

Sean Huang
7 min readMar 16, 2020

--

《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這本書應該是從作者許多論文集結/改寫而來的。看了這本書不只是對18,19世紀西歐和世界上其他核心區域(中國、日本、北印度等)的發展史有增加非常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讓我見識到了分析工業革命這個人類史上重要的轉戾點,是可以有如何全面從地理、產業、市場、技術等等全面而且幾乎無所不包的角度分析。而且分析過程不是單純的推理,而是考據當時所有可得的史料對各種數據進行估算和比較。這種分析研究的方法真的完全刷新了我對歷史重要事件/過程理解的認知邊界:過去看這些大事件的分析,都是從一個“事後推理”的角度出發,例如說工業革命最重要的核心動力就是技術的創新,用機器代替人工,用化石燃料轉換成能源而節省了大量勞力更使大量生產成為可能,又有豐足的資本和活絡的市場經濟提供了需求。當時西歐擁有這些完整的條件而促成了工業革命。

但是本書的第一章就重新用史料檢視了這樣的解釋。和一般聽到的“常識”解釋的差別是,它的研究手法並不是從工業革命的“結果”(精密分工、大量生產創造的消費社會)倒推回去關鍵要素是什麼,然後用要素和結果是否能有聯結來驗証立論是否正確,而是回到工業革命前的時代,分析當時的農業、原始工業、生活文化在各地的景況,採集史料把數字放入當時的情境中來檢視,西歐是否有“超越其他核心地區”的優勢來孕育出工業革命。根據這章所引用的眾多史料,在資本累積、技術發展、勞動力節省動機上,在工業革命發生前的十八世紀,和中國的長江三角洲相比,西歐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就算有也是基於一些地理巧合造成的些許優勢,並不足以解釋大幅度的生產革命。

以最為人熟知的技術發展來說,以事後觀察來看歐洲的確開發出了許多工業革命關鍵的技術是其他地區所沒有的,像鐵路和電力的使用等,但那些技術大多開發於棉紡工業大量機械化生產之後。如果回到棉紡工業大量機械化生產之前的時間點,比較使用燃煤/薪材的動力機械雛型,中國的鼓風機和英國的蒸汽機並沒有真的相差太多。於是提問就變成了為什麼英國有動機去改良蒸汽機使其可以燃煤輸出大功率、而同樣的技術發展就沒有在中國出現? 這段論述滿有趣的,值得總結一下。關鍵的因素是煤礦與經濟發達區的距離。英國初始改進蒸氣機以提高輸出能量的用途並非用在工業生產,而是在挖煤礦。深入挖掘大量煤礦需要大量的動力,如果能使用挖出來的煤(碎屑)直接來提供蒸汽機產生大動力,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並可以挖掘深處煤礦,這就提供了改進機器的動機。而中國煤礦產地在華北,經濟發達區卻在江南,煤礦的運輸成本使其與木材的競爭力大幅下降,無增加產量而需深崛煤礦的大動力需求致使中國在熱機技術的改良上專注於能量轉換效率的提升以應付日漸減少的木材供給。但這樣的技術分岐只是工業革命的一小部分要素,並無法回答為什麼後來這樣的技術發展被應用到工業上而促成大量生產。

市場經濟是另外一個常被拿出來解釋西歐工業革命的因素。但這本書從土地所有權、勞動市場、農產品市場分析,在工業革命發生以前西歐並沒有在任何一個面向上有更接近理想市場經濟的建制,有些面向上甚致中國的建制更接近自由的市場。這部分的論述最有趣的是“內捲化”與“勤勞革命”的章節。簡單來說,內捲化現象有體現在因為家庭勞動這個自給自足又零工資的生產方式大量被使用(以中國來說就是女人在家紡織),這種生產力愈強愈有效率,愈容易導致市場經濟的流動交換不易出現(家裡就有免費的手工業而不需透過消費獲得產品)。而勤勞革命是相反的現象,家庭勞動/零工的生產品在市場上流動而非供給家庭所需,這樣的生產力上升會是市場經濟更加活絡的動能,促進分工與效率。這部分使用史料分析的方法很有趣,從農產品/食品的消耗、穀物與紡織品相對價格、服務業的興盛程度等等來拼湊一個兩三百年前消費市場的景況,不只對工業革命的發生因素這個主題上的認知增進,很多鉅細靡遺生活場境的描述也是讓人對歷史有更多的了解。內捲化和勤勞革命也在本書中其他章節一再出現,尤其是討論到自然資源限制而造成的內捲化與人口成長的關係,和勞動力成本的問題。

前兩章的總結大致是,從一般熟知的資本累積、技術發展、勞動力節省動機、市場經濟要素來看,西歐靠著運氣在特定領域有一些領先,但在大多要素持平甚至落後的狀況下,需要找尋新的理論來解釋工業革命的產生。第三四章我覺得稍微難讀一點,分析奢侈性消費和資本主義、政治社會商行結構。但因為這些都是相對聚焦的局部分析,裡面有各種採取不同史料來推算的分析以及生活、社會形態描述,歷史記錄和生活景況描述比其他章節更為豐富。這些分析帶出了西歐在某些特定項目,如長程貿易和海上擴張的確佔有一些優勢。到這邊就帶出了第五章分析西歐和東亞在生態上的瀕臨飽合,和第六章說明西歐在長程貿易及海上擴張的優勢讓他們獲得而且可以利用新大陸,這個足以扭轉生態飽和進而引發工業革命造成歐亞分流的新形態資源。

第五章的分析和第二章提到的內捲化/勤勞革命很有關聯。這部分的論述也是為了第六章的說明鋪敘,說明“舊世界”的西歐東亞,如果只在既有的土地資源上發展,會面臨生態資源、體制以及在地原生性的限制。其中有個重要的模型是核心與邊陲地帶的關係:西歐與東亞的市場經濟雛型都來自於這個結構:核心區域的先進技術使其有較發達的原始工業,但生態糧食原物料資源因為人口密集也較為緊繃,使其傾向用工業製品與邊陲地區交換糧食及原物料,而有了核心 — 邊陲的貿易結構出現。但邊陲地區在人口增長、交通要道附近的資源使用飽合導致運輸成本上升之後,該地區輸出的糧食及原物料相對於工業製品的價格上升,致使邊陲地區開始發展進口替代的原始工業。進口替代效應出現後,工業製品在邊陲地帶相較於糧食及原物料的價格更下降,導致核心地區工業製品需求下降產量無法提升來換取更多糧食,人口又不斷增長之下,只能走向更勞力密集的農業生產來從有限的土地榨取更多糧食,那工業化的要素:大量工業製品需求就不會出現。這個內捲模型對西歐本地和東亞都是適用的。

最後就帶出第六章,這樣內捲模型的破口就是新大陸及其附帶的奴隸貿易與殖民地經濟。殖民地經濟取代邊陲地帶供給原物料及替代糧食如糖、馬鈴薯至核心地帶換取工業品,順差部分再由殖民母國掠奪貴金屬輸往亞洲來補足。因為是殖民地經濟,勞動由奴隸及被征服的當地人提供,殖民主想獲取最大利益而專注農業和原物料輸出,糧食價格平穩因為土地的廣闊和相對人口稀少、再加上殖民主對奴隸的糧食充足與否並不掛心,而不會有進口替代的效應產生。如此的建構出的新經濟形態提供舊世界無法內部產生的市場流動和需求動力,大量的工業品需求出現,西歐的經濟結構於是可以衝出生態限制與內捲化,把技術應用在大量生產之上,創造出了更大的市場經濟體後再提供技術及新的建制動力,向工業化前行狂奔。

後面還有附了一篇各家學說對這個大分流理論的意見反饋和討論修正,讀一下可以更完整的了解全貌。裡面有個歷史人均GDP的估計,想了想挺有意思的。在十七、八世紀前,各國的人均GDP差不多都是同一個水準,所以這個時候國力的總合多大,就取決與國家的規模和人口數。在這個時候中國無疑是領先的,在隋唐之後除了五代十國以外,中國的建制得以持續的大一統格局,在內部也有穩定的人口成長,使其成為當時最強的國家。但可能就是因為這樣一個大一統格局,在農業加原始工業這個經濟結構在生態限制的條件下碰頂之後,並沒有多餘的動能引入外部條件和新結構來突破這個格局,只能走向內捲。而西歐因為諸國分立而在十七、八世紀前國力和中國可能差一大截,但分立競爭的態勢卻撬動了向大海外拓的動力,因而可以獲取海外殖民地與奴隸貿易這種內部無法產生的資源和新經濟模式,意外的提供工業化的重要動力,而使人均生產力飛速增長,用有限的領土和人口超越了大中國的國力。

或許大歷史的規律就是如此,領先者的優勢,常常是限制它突破既有框架,在下一個典範轉移中維持領先的劣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