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離、抗議與忠誠》讀後

Sean Huang
7 min readNov 30, 2020

--

這本書論述的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概念:把經濟學常用的﹂選擇」(叛離)和政治學的組織內部改進手段(抗議)整合在一個架構裡,為兩種可擇用也可互補的手段,來分析組織/政黨/企業在各種競合場景之下,與成員/民眾/消費者的互動與內部演進的動態。在這些動態裡,除了一些基本性質(品質、價格)和背景條件(獨/寡佔、公/私營、需求或意識形態種類)會影響發展軌跡,還有﹂忠誠」這個成員與組織的依附性理論,可以建構在不同制度與場景下叛離與抗議會如何互動的定量分析。這篇文章把上述的理論架構先做一個摘要整理,最後再應用這個理論架構來分析台灣政壇的現況以及民進黨現今如何維持在中央一黨獨大的策略。

描述市場與競爭動態最常見的分析是基於經濟學的供需曲線與消費者理性而自由的選擇,用連續的函數描述需求/供給與價格/產量的互動。但這個簡單精美的理論是基於許多理想的假設:價格為主要決定因素、緊繃型經濟、與完全競爭市場。在把這些假設移除後,就能夠發現許多動態並沒有被確實描述與解釋。當把價格代換成品質之後,市場上就比較難呈現像價格對應消費者需求量般連續平滑的曲線,消費者在市場上的替代選擇也並非總是唾手可得。於是當品質出現劣化之際,完全競爭市場裡消費者自由選擇與供需曲線就無法提供消費者動態的完整解釋:消費者有可能會尋求迫使企業恢復品質的手段,而非直接降低需求或另尋其他產品替代。而這樣的手段有可能達到效果,是基於企業的鬆弛性假設:企業並非都已竭盡全力的追求利潤最大化,品質的下降是因為內部管理運作不佳所致,是可以改善的。而有了鬆弛性假設之後,另一種分析的視角就出現了:除了從整體市場的角度觀察消費者與市場的動態,消費者也可以對個別企業的運作產生影響。而這樣的影響除了基於消費者自由選擇的﹂叛離」機制,讓企業獲利下降而警剔改進之外,還存在另一種直接發聲尋求內部改善的﹂抗議」機制。

叛離做為一個最簡單、消費者成本最低的手段,常常是被最優先採用。但在獨佔的狀況之下,消費者缺乏選擇的自由,叛離就不是一個有效的機制。就算有自由選擇,也不一定能對消費者處境達成改善的效果。本書舉的例子之一就是﹂共謀」的競爭。眾多林立的企業讓消費者以為有選擇的自由,事實上提供的都是乍看之下有所不同但本質上都不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或服務。於是消費者就在看著其他選項似乎可以解決現狀缺失的心理下,持續叛離目前的選擇,但實質上只是無限循環而不能滿足需求。

在叛離手段不可得或無效之下,抗議就成為了一個補救的手段。這是一個比較極端的狀況,以更普遍性的條件而言,在需求彈性較小的時候,抗議也是一個可以被考慮的替代手段。所以一般而言,叛離與抗議是消費者在對現有商品不滿的時候,可以考慮採取的手段;因此,分析這兩種機制在各種狀況下的互動就可以更完整的描述各種組織/成員、政黨/民眾與企業/消費者之間的動態。這兩個機制的互動在不同條件下會有不同的樣貌:舉例來說,一般市場的狀況是,高品質的商品選項會遠少於低品質的商品。因為缺乏替代選項,高品質商品的消費者採取抗議來迫使企業把品質拉回期望水準的傾向會比低品質商品的消費者高;當低品質消費者發現自己選擇的商品品質下降的時候,往往可以輕易的找到相似商品替代。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於品質有要求的消費者,通常較能承受維持品質的前提下價格的上漲,但是在有替代品出現的狀況下,稍稍一點品質的下降就足以讓這些消費者叛離,即使替代品的價格略高;相反的,對品質沒有要求的消費者,在品質略降的時候,價格略高替代品的出現通常也不會改變選擇。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發現,叛離和抗議的選擇在不同的品質需求、價格彈性、替代品可得性的組合下,會產生極為不同的互動模式。

再來把條件的設定擴展到整體市場的樣態上來觀察。在考慮抗議這個機制之後,可能會得到乍看之下違反(基於一般只考慮叛離)直覺的結論。例如說,近乎獨佔的市場下,維持少許的競爭變成是舒解抗議壓力、讓企業可以維持鬆弛的手段,而抑制任何改善行為出現。這邊考慮的模型是市場上有一個近乎獨佔的大企業與幾個小規模的企業,消費者的分佈是大多數對品質不太要求,只有少數非常計較品質。如果是真正的獨佔市場,這些計較品質的消費者反而會採取抗議的手段,企圖迫使獨佔企業改善品質,但才有少許競爭者的存在之下,這些消費者就會立即叛離而不會花精神去抗議,因為叛離是相對成本較低的手段。

接下來換成消費者角度,考慮市場上有兩群(對品質與價格組合)不同需求的消費者A與B,A在市場上比B難取得替代品。這時候公司如果向A的需求傾斜,就會減少顧客的不滿(因為A沒有替代品,只能表示不滿而無法不買),但顧客的數量就會下降;往B的需求傾斜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公司最終的決策會是一個動態平衡,而這個平衡點的位置就取決於公司對顧客不滿和顧客數量的權衡。再把這個模型擴展到對應不同偏好但可互相替代的兩個不同商品(商品1,2),由兩個不同廠商生產,而這兩個商品各有前述消費者A與B,所以市場上就有A1, B1, B2, A2四群消費者。這時候1的製造商愈往B1偏移,愈有可能搶到B2的市場,但會造成A1更大的不滿;2的製造商也有一樣對稱的狀況。這個其實最適切的例子是有兩種意識型態下的兩黨制:在光譜兩端的政黨支持者最不會去支持另一黨,但會對該黨的政策制定最積極參與;光譜中間的人民會較容易支持意識形態不那麼極端的政黨。如果只考慮叛離,兩個政黨將會都往中間靠攏;但近年政黨的發展,恰印證了抗議可以產生的作用:極端的選民很可能有機會決定政黨的走向。

除了各種品質/價格/替代性與市場/消費者分佈條件外,叛離與抗議還取決於一個重要的因素:消費者對企業(商品)的忠誠度。事實上,忠誠度可以把前述的許多要素的效應,包括替代性、需求彈性等等,整合進一個分析叛離與抗議互動的架構裡:選擇(高成本的)抗議而非(低成本的)叛離的可能性與忠誠度呈正比。換句話說,忠誠度就是叛離的(隱性)成本,而引入忠誠度就可能定量化的分析在不同條件下消費者選擇叛離或抗議的可能性,進而推論企業內部改善的可能與進程。在引入忠誠理論之後,就可以進行更多定量的分析。

最後簡單的用本書的理論來分析一下台灣政黨政治的現況以及民進黨的策略。目前政黨的版圖是民進黨在中央層級一黨獨大,其次為國民黨,還有幾個較小的政黨。由於目前最明顯的意識形態分岐為統獨,但偏獨/反統明顯大於偏統,於是兩黨制的分析架構就不完全適用於台灣的現況。由於國民兩黨之外的政黨目前均無在單一選區制下直接挑戰兩大黨的實力,所以民進黨面對國民黨的策略是削弱﹂叛離」的選項:利用國民黨平均政治人物水準的低落以及激起反統反中意識,說服民眾替代選項的不可行。但如同本書理論所述,一但削弱了﹂叛離」選項,﹂抗議」就會在內部製造改革的壓力。於是民進黨就利用意識形態上傾向獨立選項的小黨,讓對民進黨內部改革較有要求的支持者、或討厭國民黨但也討厭民進黨的群眾有﹂叛離」的選項,類似於前述近乎獨佔的競爭模型,來減低內部改革的壓力。必須注意到近乎獨佔的模型需要有小部分對品質計較的消費者與大部分對品質可妥協的消費者,而對應到民進黨的策略就是,當小黨氣勢上升開始不受控制之際,就切斷資源合作並開始攻擊,導致部分的小黨支持者回流民進黨或是轉而支持其他小黨。再配合適時﹂不要內部互鬥讓國民黨/中國得利」的宣傳,製造出足夠數量,與﹂對品質可妥協的消費者」行為相同的群眾,就可以同時削弱﹂叛離」到泛藍陣營與民進黨陣營內部﹂抗議」所產生的壓力。

--

--